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人物访谈 >

郭延军:与毒贩斗智斗勇见招拆招

2019-05-23 09:40:32人民公安报编辑:周小云


 作者:丁绍华

人物简介
  郭延军,达斡尔族,硕士研究生学历,一级警司。2009年从警,先后从事刑侦、禁毒工作,多次受邀为全国禁毒培训班授课,现任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公共安全大数据应用实验室副主任。他先后参与侦破多起重特大制贩运毒案,多次受邀授课,总结推广禁毒技能战法、信息化破案手段。曾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3次,获个人嘉奖3次,荣获“内蒙古青年五四奖章”,获评呼和浩特市“十佳市民”。
 
  初入警营浴血缉凶
 
  “既然选择了当警察,我早已做好随时面对危险的准备。”如此坚定的从警信念,一直铭刻在郭延军心中。2009年他刚考入和林格尔县公安局刑警大队3个月,就在一次抓捕行动中第一个冲了上去……
 
  2009年10月,当歹徒劫持人质并驾驶抢劫的车辆疯狂逃窜,慌不择路发生侧翻。为解救人质,郭延军第一个冲上前去,夺下嫌疑人李某手中的镰刀并将其控制,人质成功获救。不料此时另一名嫌疑人高某猛扑上来,持刀向郭延军的颈部和身体猛刺。搏斗中,一刀刺入了郭延军的腿部,他强忍疼痛继续与其搏斗……
 
  后经医院检查,郭延军颈部、手部多处被划伤,其中腿部上的伤口非常接近骨头。主治医生告诉郭延军:刀口如果往前一点,就有可能扎到主动脉,在当时的条件下,基本没有挽救的可能。
 
  有人问他:“搏斗中,你害怕过吗?”郭延军从容地答道:“那种情形下哪会想到怕,只想着怎么快点抓住他!”
 
  转战禁毒再立新功
 
  2011年,郭延军调到禁毒工作岗位。每次回想起为何选择禁毒工作,郭延军总会想起那个人。
 
  “我从未想过,毒品能将一个豆蔻年华的小女孩摧残成这般模样!”郭延军面前这个只有14岁的吸毒者,在毒瘾的侵蚀下,头发枯黄凌乱,消瘦得早已没了人形,蜡黄的脸上,呆滞的双眸没有一丝神采。
 
  现实中的禁毒工作远比电影里的情节更加艰苦。为了将狡猾凶残的毒贩绳之以法,郭延军曾在零下25℃的冬夜里彻夜蹲守,也曾独自潜入满是玻璃和垃圾的深水中寻找证据。出水的时候,他的面部和手部多处被划伤。
 
  随着缉毒工作经验的日积月累,郭延军在破获多起重特大案件中摸索出一套“深挖、研判、跟踪、伏击、再深挖”的工作法。这套工作法在缉毒工作中卓有成效,郭延军深耕禁毒数据研判工作,参与侦破了多起公安部、自治区公安厅毒品目标案件。
 
  2017年4月,郭延军被抽调参加一起特大制毒案的侦办。3个月的时间内,他分析了5万余条、近百G的各类信息资料,在数据的汪洋大海中,他每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
 
  “数据就是线索,我们必须在千头万绪中抽丝剥茧,因为再狡猾的狐狸也会留下蛛丝马迹。”经过郭延军和专案组成员的不懈努力,同年6月27日,这起案件成功告破,警方缴获了1.1吨制毒物品。抓获的多名嫌疑人中,经郭延军确认的嫌疑人数就达半数以上。郭延军准确扎实的数据分析研判工作,得到了上级和兄弟单位的高度肯定。
 
  科技达人学以致用
 
  2016年,郭延军被选派参加全国禁毒情报侦查专班。在这高手如林的环境中,他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和光荣的使命,暗下决心要给内蒙古公安争光。“没有一天虚度,没有一刻放松,才能学到真本事、练就真功夫。”他暗自激励自己。
 
  6个月的时间内,郭延军放弃了所有的休假时间,一头扎入案件侦查工作当中。为了获取第一手线索,他与同事先后多次深入毒情严重地区,近距离观察毒贩行踪。他的缉毒足迹遍及多个省份,通宵达旦的工作是他当时的全部状态。调训期间,郭延军先后协助云、闽、川、晋等地警方破获4起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抓获贩毒嫌疑人46名,缴获毒品30余千克。
 
  专班结束时,郭延军撰写的3篇报告全部被评为A级报告。之后,他多次被公安部和外省公安机关抽调授课。在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举办的“学习讲堂”“拜师学艺”活动中,也活跃着他的身影。
 
  谈起自己的师父,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陈浩深有感触:“我打心眼儿里佩服他!刚接触禁毒工作时,我总想找窍门和取捷径,可在郭师傅的言传身教下,我才明白,与狡猾的毒贩斗智斗勇时,‘见招拆招’才是制胜法宝。”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公安已成为新一轮警务改革的战略选择。2018年,郭延军被任命为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公共安全大数据应用实验室副主任。曾经的荣耀已是过去式,新的岗位对郭延军提出了更高的期许。
(来源:人民公安报)





  • 推荐专题上方




列表页底部广告